2)169.举国欢庆_大秦: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动起这股风潮的不是别人,正是刚刚才被催生出来的秦国商人,首先是栎阳的秦国商人挂出了酬宾的牌子,接着新咸阳、雍城的秦国商人也是闻风而动,纷纷挂出酬宾的牌子不说,特别标注“齐人免费”的字样,以老秦人直朴的感情来表达心中的喜悦,以及对盟友齐国的感激,因为老秦人无论男女老幼,人人都暗中知道一个事情,就是以为齐国和秦国结盟,才能够彻底消灭魏国。

  因此,老秦人个个穿上了新衣在大街上跳起了老秦人独特的舞蹈,就像是过年一样走亲串户,高声的谈论和传播着战事的种种传闻,关于梁元设稻草人阻道,庞涓死于草人下的版本也不断翻新。

  甚至,入夜的栎阳,商家们更是自费燃起了巨大的油脂火炬,让梁元努力推行了许久而难以实施的夜市也开了起来,明亮的火光将这座黑色的大理石城堡照的通亮,商业街通宵达旦的营业,卖小吃的、卖小玩意的,表演杂要和武艺,以及从城外各个乡村赶来的老秦民众,聚集在一起,城内的酒肆饭馆已经远远供不应求,于是卖席的商家便拿出竹席沿街铺设,供游人们休息。

  一些居民也主动为街上的人群提供茶水和饭食,食客们一感谢着,一面更是中气十足的高谈阔论起秦国的未来,在尚未形成大城市格局的咸阳,有了大型赛会举办经验的商人们根本就不需要治安官的指挥,就自发也在大竞技场的周围摆起了夜市,用车源源不断的拉来各种酒食,并推出了社火和各种博彩游戏,奉命建城的各地百姓、役夫甚至是服刑的苦役也都得到了假期,来到大竞技场下聚酒畅饮,不亦乐乎。

  甚至,有三百多个七十岁多岁的老人、老兵上书国府,请求举行“大酺”,以慰国人之心,所谓:

  “大酺”,就是国库出钱,举国饮宴欢庆,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是一个国家最大规模的盛事庆典,很少有国家能够举行。

  秦国穷弱,国力匮乏,当年为了和魏国求和,还需国臣募捐,之后战事连连,那次打仗不是捉襟见肘,可眼下秦国得到巴蜀,眼下又遇上如此令国人快慰的大好事,老秦人们觉得,是时候大大的庆贺一番了。

  不过三日,这封上书便从咸阳国都发到了宛城,正在和楚宣王紧张的敲定着各项条约的嬴渠梁看到上书后,直接交给了梁元决定,所以梁元的意思就代表了嬴渠梁。

  梁元自然明白“大酺”是什么意思,他先是皱眉,接着便眉头大展,命人唤来了景监,说:

  “景监兄,你即刻回国,从国库领一百万金举行大酺,这次大酣,咱们不能把它简单的看做是让老秦百姓吃吃喝喝的节庆,咱们要把这次大酺办成一个欢乐旅游节,办成一个全国运动会,这次大酺,咱不是光为老秦人办,咱还要办给天下人看。”

  国君同意举行大的消息很快就回了国内,在全国百姓一片欢腾的同时,不和谐的声音也随之出现,首先送呈上书的不别人,正是主理巴蜀改正事宜的张仪,他一直就在巴蜀工作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