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61章 海上牧场、脚踏式缝纫机_我有虫洞去明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结果还要用军令强制推行,才能执行下去,军队还好,百姓之间也从开始的不以为然,和软性抗拒,到现在的成为习惯。

  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改变,硬是把整个赤旗下的人均生病率,降低了八成以上,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。

  加上营养的跟上,整个赤旗下的人精神面貌,都和内地的人明显天差地别。

  原本制作肥皂的的油脂是个大难题,本来就是宝贵的食物,用来做肥皂有的时候会供应不上。

  直到今年耽罗岛的海女捕鲸队,受鹏大帅的委托,驾驶改装过的“小苍山”船,在虾夷岛北面建立了专门的捕鲸码头。

  原本只是想让尝试一下,每年搞个十头八头的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。

  结果因为收获太大,惊动了梁峰,最后直接和虾夷地方政府合作。

  在海上建立了专业的联合捕鲸队,岸上建立了大型的加工厂和仓储区。

  主要捕猎的是“露脊鲸”,体型肥大短粗,头略超过体长的1/4。

  黑色纺锤形,体表光滑无毛,成年都可长达18米,重100吨上下。

  天爷啊,100吨是什么概念,一头肉牛一个月精心饲养顶多长个几十斤肉,还要花很大的人力和饲料。

  成年的肉牛正常不过是七八百斤,一头鲸鱼抵得上两三百头牛。

  这是多么大的收获,这就是海上牧场啊!

  汪鹏也不是不环保,在这个时代,海洋里的无数宝藏,天予不取反受其咎,时至不行,反受其殃!

  在自己的人的身体健康和营养补充,与悲天悯人的圣母之间,他坚定的选择了前者。

  庞大的收获,让吃肉不再是奢望,虽然口感不怎么样,但是别忘了这是17世纪,有肉吃就爽歪了。

  无数的油脂,让肥皂、香皂,包括用途广泛的甘油,各种照明和润滑油都突破了瓶颈。

  在南洋的旧港油田被夺取之前,这一块已经是赤旗下的重要油脂来源。

  更不用说大量的皮革,现在普通的士兵都有皮靴,和春秋天、在寒带服役的士兵都有鲸皮夹克穿。

  这种黑色的,保暖防水,口袋多,穿脱方便的皮夹克,立刻风靡辽东。

  现在东北年轻人,春秋季,最时髦的打扮。

  就是上身一件鲸皮夹克,下面穿一条帆布厂生产的靛蓝色军裤(牛仔裤),加上一双鲸皮靴。

  那个潇洒的不要不要的。

  汪鹏自己也有一身,当然这风气就是他搞出来的。

  他也不会裁剪,也没学过,这个挂比就跑去现代求助。

  搞来一批,让人翻译好的相关的裁剪基础、服装设计之类的书籍。

  这些书籍一版再版,女人们可稀罕了。

  不认识的字,翻着字典都学着搞懂,各种女红社的培训,办的热热闹闹,颇受欢迎。

  随着脚踏式缝纫机的普及,虽然还是粗头大脑袋,踩起来哐哧哐哧,动静不小。

  但是有了它,量体裁衣就不是问题。

  大多数老辽东人家,都会攒点钱买一台,一家老小除工作服外的个人衣物,就有了保障。

  还可以利用闲暇,接军队或政府的订单,赚一份不错的外快。

  勤劳的主妇们,为了家庭生活的更好,可是绝对竭尽全力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