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92章 长白山雪盐 "锡汞齐"镜子_我有虫洞去明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忙完了红旗城,小夫妻俩又去了黑风寨,还住在当年的新婚洞房那个温暖的小窝。

  一直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,床铺都准备的妥妥的。

  当然你懂得,故地重游,老炕又被折腾的不轻。

  现在的黑风寨也面目全非,已经不需要黑风寨,担任粮食种植基地了。

  谷里的田地已经全部种上了高产的各种蔬菜,像是番薯、土豆之类,来自异时空的良种,作为种苗培育基地,再分发到各个地方。

  随着辽东的占领,堆硝法也已经开始实行,包括乐浪郡,虽然前期投入大,效果也没有洞硝这么快。

  但是唯一的好处,就是可以人工控制,产出细水长流,随着堆硝技术的成熟,百年内的火药问题,都不是问题。

  现在的硝产量,就靠着黑风寨的十几处洞硝工厂,耽罗岛的几十处洞硝工厂,辽东的上百处洞硝工厂。

  这些产出已经可以保证东北军、红武海军的正常训练和作战消耗。下一步堆硝法成功铺开后,将会取代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型工厂。

  汪鹏和沈凌云去考察了现在的晒盐场,原本羊肠小道,现在已经修成单车道,骑着车一路都很顺畅,原本的出口处山洞,也通过爆破和修整,成了宽敞的出入门户。

  之前汪鹏发现的出口不远处的临时应急小码头,也被扩宽成正式的港口,来往的运输船队,正在繁忙的装货卸货。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心情愉悦。

  首发网址

  晒盐场也是今非昔比。围绕着汪鹏亲手建造的盐田,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片大片新盐田,随着卤水的浓度增加,盐田色彩斑斓的像一幅漂亮的油画。

  正是产盐高峰季节,盐田边上,几十台轰轰作响的铁牛八号蒸汽机冒着白烟,都有专门的顶棚,粗大的陶管连接着盐水,不断的被翻到其他的池子里。

  有了蒸汽机提水,盐田就不再局限于地势,不用再像汪鹏第一块盐田那样,只能靠着地势,让盐水自己流到下一级。土方量很大,又需要精确施工。

  现在就是平地建晒池,铺上陶板,顶多保证一两级落差就行。盐场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,穿着短褂裤衩,赤着脚在盐田里打着盐花。

  远处的堆盐场上,刚推上去的盐垛子,还漓漓的趟着盐水,已经晒干的海盐正在被装车运走。

  原来的木围墙宿舍,早已经变成砖瓦城寨,整整扩大了十倍都不止,这才是一处聚集地,沿着海岸线,同样的地点有十几处。

  上万人在此劳作,源源不断的海盐,已经占领了整个山东盐业市场。并且通过相关渠道开始向河南、陕西、河北入侵。

  辽东吃的盐已经不从这边发了,耽罗岛的盐场,比这边规模更大,除了保证辽东的盐,早就在去年,就开始取代棒国传统的岩盐和煮盐市场。

  随着蒸汽机的逐步投入使用,棒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