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45章 白天放梵唱,夜间放聊斋,黄台吉纳命来_我有虫洞去明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万户(元末-1390年)本名陶成道,原名陶广义,后被朱元璋赐名“成道”。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,喜好钻研火器。

  元末,当时还只是吴王的朱元璋下婺州,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。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,受到朱元璋封赏“万户”,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“万户”。

  (很多资料里瞎扯说名字叫万户,什么工匠木匠的都是屁话,大家听我的没错,这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校长级别)

  大明朝立国后,功成名就的陶校长依然钻研科技,他也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,被称为“世界航天第一人”。陶校长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,自己坐在上面,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,然后叫人点火发射。

  想利用火箭的推力,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。不幸火箭爆炸,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。

  为纪念万户,现代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,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。

  玩火器的人会不知道危险?但即便是这样,也毫无畏惧,就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,谁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创新精神,咱们老祖宗狠起来,把自己的命都押上。

  而在汪鹏那个时代,一直到1783年11月21日,在巴黎凡尔赛宫前,孟格菲兄又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空中飞行,飞行时长25分钟,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,他们的燃料你都想不到,稻草干柴、湿布和腐肉。

  科普了这么多资料,不是作者水字数,就是想说明一点,热气球的原理很简单,如果只是载人离开地面这个条件,只要想造,哪怕是唐朝都能造,并不是臆想中的什么高科技。

  第一次试飞成功后,接着就是载人实验,汪鹏想要第一个上,被护卫和秦茶等人死死拦住。

  最后还是秦茶一个人站在载人舱里,升到200米高的天空,那一刻,秦茶从一个从来没经历过的视角,俯瞰大地,只觉得天空触手可及,飘飘欲仙,他是无比喜欢这种感觉,为此深深着迷。

  首发网址

  于是,东北军航空侦察营正式成军,营长秦茶,军衔升至少校,所有航空侦察营全部晋升一级。单独的军旗和军种标志上都是猎鹰。

  固定式载人侦察型热气球成功之后,接下来就是可自由移动的飞艇,这个就比较复杂了,硬式飞艇的科技含量,可不是这个大明能实现的。汪鹏让他们从最原始的固定式热气球开始,就是一步步缓解他们对高空作业的恐惧,等习以为常后,他才拿出大杀器。

  之前找铁锤以国内旅游公司名义,在罗斯国定制的氢气飞艇“金刚号”

  数据如下:

  全长60米,高度40米。铝合金龙骨橡胶气囊,最大容积1800立方米,可折叠缩小至600立方米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