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一十章 抢东方朔的饭碗_杂家宗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书其实就是凭借后世对评书一行的见闻和了解,再加上其优秀的文学功底,然后又磨砺了一番嘴皮子和表演经验后,所以才算的上像模像样。

  但从本质来讲,马晋这个不完全算评书,或者更像是如同后世百家讲坛那般的讲故事,只是情节和表演风格的方面,更靠向评书而已。

  马晋说书的优点在于他是编剧出身,构置情节能力出色,说书节奏把控到位,而不足的地方就是表演风格,普通且没特色,口活和台风也次点。

  不说和后世那些大家比,如今就是徒弟郭同他们也和他没什么区别了,超越也只是短时间问题。

  简而言之,马晋自己表演的马氏评书其实和后世评书大相庭径,反而是他几个徒弟,一边表演一边琢磨,风格模式越来越像后世那般靠拢。

  ………

  话说回来,对于评书,马晋还能靠着会讲故事勉强模仿,虽然味道不对,但也能糊弄事,但相声不行。

  不管其源头如何,在马晋的印象里,相声的特点是逗乐,评书是用故事观众吸引住,而相声就是把观众逗笑。

  一逗一捧的对口相声,把台下观众逗的哈哈大笑,是马晋心里对相声最经典的印象。

  评书,哪怕是个外行,嘴里不打磕巴,死记硬背一本《隋唐》,不说表演风格如何,起码场子能撑下来,就算是书说的平淡似水,靠着不错的本子,也勉强留住观众。

  这不是马晋胡说,从如今遍布京城各个茶铺酒馆里的,那些自学成才的说书先生就可以看出一二。

  相声则不然,如果没有天赋,两个人干巴巴的说,一个包袱都没响,那感觉,别提多尴尬了。

  这其中的节奏、捧逗、包袱处理及各种关窍,不是外行能够随随便便就能说明白的。

  哪怕那个人是博士………

  ………

  所以,对于郭同弄出来的“双人评书”,马晋最多只能给予其一些大方向的指点,或者提供点段子,但具体表演把控,还得郭同他们自己琢磨。

  摸了摸短须,马晋对聆听教诲的郭同二人道:“所以你可以多结合自己事迹改编段子,就像你刚才那个吃骆驼,为师就觉得不错。

  不要怕夸张,理不歪,笑不来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好好努力,为师觉得你们俩这个“双人评书”潜力不小,甚至以后和评书相提并论也未必不可能。”

  郭同和颜谦对视一眼,闪过激动:“师父放心,您的话我们会记在心里的”

  马晋欣慰的点点头,又道:“双人评书这个名字不好听,为师给你们另起一个吧。”

  郭同机灵拍马屁道:“师父是当朝名士,定然是个佳词。”

  马晋不搭理小黑胖子,语气淡淡道:“相声二字如何。”

  “好!”

  先给师父捧捧场,小黑胖子又问道:“师父,这相声二字是何寓意。”

  自从在景康帝面前曲解了八卦一词后,马晋对于解释这些后世词语越来越有心得:“所谓相,交互之意;声,谓之言;相声,就是二人你们以口舌之力表演的意思。”

  郭同、颜谦被马晋忽悠的连连点头,脸上带着自己弄出来的这个“双人评书”得了新名字的喜悦。

  而马晋看着高兴的二人,心里却在琢磨,自己是不是也算的上相声的祖师爷了,后世弟子开演之前,后台是不是也得摆上自己的牌位。

  啧啧,这不是抢了人家东方朔的饭碗了吗…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