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九十七章 爆炸式宣传_杂家宗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文章之法,这个方法也很温和,既能达成目的,又不太招人注意,符合他的设想。

  但曹达华不一样,不说别的,他和游见二人同样是想补上司留下的缺,但从大乾的升职接替制度论,可老曹面对的困难比其要多得多。

  游见身为次辅,身份在那摆着那,只要保持己方的优势,有很大希望可以顺利补位,而老曹要做的则是破格提升,想以刑部三把手之位一跃成为刑部老大,阻力之大,可以想象

  也因此,老曹的宣传手段自然不可能像游见这么温和,更何况他本就缺名声,更是要大力宣传造势,扩大自己名望,从而影响到勘定尚书之位的景康帝。

  于是,在征求了曹达华的意见后,马晋定下了一个很可能副作用不小的计划。

  马晋已经就这些副作用和老曹一一解释清楚了,但这些对执意尚书之位曹达华来说,是属于可以忍受的代价,他情愿承受。

  ………

  马晋所制定宣传的计划很简单,在今后的几刊《杂志》上,爆炸式大板块宣传曹达华的各种事迹。

  首先,“名人访谈录”来两期,一讲己身成长历程,二表对朝廷的忠心,以及自己对刑部和大乾刑律司法工作的看法,同时可以适当的向民间宣传一下自己政治主张。

  简而言之,就像西方那些政治选举一样,对外界民众做出一些承诺,比如严抓盗匪,大力清扫泼皮无赖,命案必破之类的。

  做不做得到另说,但这无疑增加了百姓的好感,在景康帝那里也能留个能干事,有魄力的评价,对其选尚书位置的人选时,是个很好的助攻。

  之后马晋打算在《杂志》再出个“重案之虎破案集”的微系列,着重宣传老曹的辉煌的功劳簿。

  想往上爬,光靠表忠心可不行,老曹可没萧尚书从皇子就开始追随景康帝的资历,他要想上位,除了表忠心、表决心,还得让景康帝看到他的能力。

  而这些耀眼功绩,无疑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同时还能给老曹在民间暴涨一波威望,《杂志》的“探案集”自然不可能把曹达华破案靠运气这事写上,所以老曹破案之法,就成了靠着一双鹰似的利眼和缜密无双的玲珑心思,活生生塑造了个大乾的狄仁杰、曹青天。

 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板块,马晋可以想象,这几刊《杂志》给老曹带来的是多么大的声望。

  ………

  当然,凡事有利有弊,就像马晋之前说的那个副作用。

  《杂志》如此爆炸频繁的宣传老曹,给他带来的除了名望,还有随之而来的质疑、非议和压力………

  木秀于林,风必催之。

  老曹出了这么大的风头,肯定少不了有人眼红,沽名钓誉,好大喜功的评价自然是少不了的,有的是口角争锋。

  而且老曹又是做承诺,又是出探案集的,在景康帝和百姓眼中已经树立起了神断的形象,这无疑带给了他很大的压力。

  日后如果出了大案,老曹搞不定,损失名望是轻的,身败名裂都有可能………

  ………

  说实话,如果不是时间太过紧迫,要想最大效果宣传只能如此粗暴行事,马晋是不愿意兵行险招的。

  但是曹达华实在对尚书执念太重,丝毫不理会这些后果,一心想先爬上尚书之位再说,马晋拗不过他,只得同意。

  反正事成了,马晋得利,事败了,后果由他老曹自己承担,自己该提醒的都提醒了,问心无愧。

  不过马晋也从中看出了老曹骨子里的赌性,那是绝对不缺少捞从龙之功的胆子,如今按兵不动,也许是在观望。

  马晋若有所思摸了摸短须,回去和大舅子商量商量,可以加大力度的争取一下老曹…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