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三十四章 《神断狄仁杰》上_杂家宗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面就足够了,现在肚子都胀胀的,再吃一点,晚上该睡不着了。”

  刘思看着弟弟惊惶的样子,莞尔一笑,不由调侃道。

  “一样的年纪,你看看人家隔壁的东子,那饭量,赶你三个还多。”

  刘勉苦笑:“和东哥比饭量,那我认栽了。”

  刘思轻笑,收拾了一下碗筷,让刘勉继续,端着托盘就要离开,这时,一个雄壮的中年壮汉走了进来。

  ………

  此人看年龄应该不到四十,中等身高,但身材却极为强壮,一身灰色薄杉被浑身的肌肉撑的鼓鼓的,手脚粗大,再配上那一脸的络腮胡,满是粗豪气概。

  中年壮汉一进门,刘勉姐弟就齐齐叫了一声爹。

  中年壮汉,也就是二人的父亲刘登,进了房间,看到刘思手里干净的瓷碗,点了点头,沉声道。

  “以后饭要好好吃,十几岁的人了,还要劳烦你娘和你姐担心。”

  刘勉老实的点点头:“知道了,爹。”

  刘登颌首,环视了一圈书房,道了一句,时辰不早,让刘勉早点睡,然后背着手离开。

  他走后,刘勉姐弟不自觉的松了口气,在刘家,刘登是绝对的顶梁柱,在父母中也扮演着严父的责任,严厉威严,刘家姐弟三人都有点怕他。

  刘登走后,刘思也离开,临走时还悄悄的给刘勉带上了门。

  书房又重新安静下来,刘勉也再继续写着刚才未完成的工作。

  ……

  一直到夜上三更,奋笔疾书的刘勉才停了下来,站起身来,双臂伸展,活动了一下因为坐久了,有些微微僵硬的腰身。

  松快了两下,刘勉又重新坐回书桌上,看着手里的稿子,双目满是欣喜。

  自那日在新华书店外立志之后,刘勉回家之后就开始构思他的小说。

  开始并不容易,刘勉先是模仿官步写了一本《苏定方传奇》,但刚有个开头,就被刘勉给否了,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写这种历史演义。

  后来刘勉又写了两本书,还跟风《说岳》写了一本《名将韩世忠》,但还是觉得不满意,每次写个开头就放弃了。

  弄到最后,连他最忠实的书迷王东都看不下去,劝了几次,但刘勉就是不听。

  刘勉虽然胆小怕事,内心敏感,但其实他的心中还是有一股执拗之气的,如果写的书达不到他的要求,他宁愿不写。

  你可以说他傻,但不能无视一个少年的骄傲。

  ………

  三本书腰斩,也打击了刘勉的信心,他开始恶补唐朝的各种史书。

  正史、野史、传说、名人轶事,也幸亏他深得书院夫子的喜欢,才能借阅夫子的藏书,就这样,刘勉学习了一个多月,虽然对唐朝的历史了解多了几分,但还是没有找到小说的思路。

  直到有一天,他从夫子那里看到了一本古籍,宋人宋慈编著的《洗冤录》。

  《洗冤录》这本书记述了人体解剖、检验尸体、勘察现场、鉴定死伤原因、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,及各种毒物和急救、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。

  上面的一些方法,极其实用,至今仍被一些刑部官员,将其视为查案至宝。

  而刘勉,却从这本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籍中,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,他从这本古籍中找到了新书的思路。

  刘勉想着,自己要是写一本官员查案的小说,一代青天,巧查悬案,为民申冤,这样的情节老百姓应该很感兴趣吧。

  说干就干,刘勉就开始编写大纲,而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主角的问题。

  刘勉精通唐史,所以就打算在唐朝名臣中寻找,翻遍整个唐史,刘勉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。

  唐朝名相,以犯颜直谏,断案如神著称的狄仁杰狄国老……

  ……

  ps:感谢书友楼上是个碧池赏的舵主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