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69章 漫山县4_陆医生我心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时候来人。很多居民都只有中午有时间,你说谁休息谁不休息,说不定眯一会儿又来人了,又说不定患者找你不找他,休了也白休,还不如不休。”

  程鸢默默感叹,真辛苦啊。

  让志愿者们简单休息一会儿,他们也重新进入调查。

  义诊的时间下午四点结束,志愿者们的调查也在四点结束。

  彼时太阳很高。

  大家想回家的心很迫切。

  专家们收拾东西,上了大巴车。

  李晓兵带着几个男生收拾帐篷桌椅。

  其余人被程鸢遣散回家。

  程鸢从李晓兵那儿问台账的事,李晓兵让中心的大夫带着她去核对数据。

  凌佳然和秦苒主动说帮忙,程鸢拒绝了,“志愿者的任务可不包括这一项,回去好好休息,明天任务更艰巨,一定得休息够了,你们可是我的主力。”

  程鸢从后台看了数据,就数她俩调查人数最多。

  “那,好吧,程老师再见。”秦苒说。

  凌佳然也和程鸢、宋思沐挥手,说:“再见。”

  两人走后,程鸢和宋思沐跟着中心的大夫一起进屋。

  屋子是大单间,只是被隔成不同的区域。

  有诊室,有采血室,还有资料室,药品管理室等。

  每个隔间都不大,尤其是诊室,基本两张桌子的面积。

  大夫带她们来到资料室,里面两张桌子,两台电脑。

  中心大夫打开插排电源,又打开电脑,坐在电脑前演示一番,他们的云平台使用流程。

  程鸢大致明白,“最原始的台账有吗?”

  大夫从电脑里调出几个文件夹,“各个口子上,历年的台账都在里面,你们慢慢找吧。”

  程鸢看着几百个文件夹,瞬间头大。

  这已经算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台账,但繁复的文件还是让她头疼不已。

  有慢病的,有妇女保健的,有儿童保健的,还有东江特有的项目,比如老年健康的。

  她们只看慢病台账,但想想这么多数据,基层只有这么两三个人,既要保证数据实时性,还要确保数据真实性,有的月报,有的半月报,每个月他们都得挨家挨户走访,这些数据每个月至少上报一次。

  除此以外他们还得给慢病或者其他有用药需求的患者定时发药。

  这工作量可想而知。

  然而工资待遇又不高。

  谁愿意留在这种“鸟不拉屎”的地方,耗一辈子呢?

  怨不得李晓兵说,中心的大夫和医生是他求他们留下来的。

  程鸢颇有感触,漫山县这趟,她感觉自己没白来,自己似乎又成长了一些。

  她更明白自己的专业,她记得学院的李老师说过,公共卫生专业,说到底就是公益类专业,因为你要对全体人群负责,你注重的不是个人治疗,而是如何从群体水平,把疾病的发病率,患病率降下来。这需要一大批有博爱的人去付出,心甘情愿付出,才有可能做到。人群是什么概念?全国14多亿的人,一个都不能落下,你要知道他们的患什么病,患病多久,需要什么样的治疗,等等等等,这不挨家挨户走,这些数据你怎么知道?国家还需要这些数据进行医疗政策制定,医疗改革呢。

  只可惜,现在的人没有群体医疗的概念,更没有治“未病”想法,只把关注点放在个人和“已病”上。

  其实,换个角度考虑,这也是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。

  程鸢和宋思沐比对完台账,已经七点多。

  “快去吃饭,饿死了。”宋思沐催促。

  “我先给陆老师汇报一下今天的工作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