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0026【败家】_大宋泼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按照吩咐,将两罐沙糖倒进锅里,用小火加热熬煮。

  没过多久,韩桢便回来了,手中还拎着一桶黄土,以及两截芦苇管。

  “阿郎这是在作甚?”

  方三三走上前,一张圆脸上写满了好奇。

  韩桢也不答,吩咐道:“去帮我寻个筛网来。”

  “哦。”

  方三三虽然话多,但却有一个优点,那就是听话。

  让干嘛就干嘛。

  趁着方三三去拿筛网的功夫,韩桢将黄土倒在地上,用木棍仔细的敲碎。

  这一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就连端坐在大厅值差的朱正则都不由探出头。

  很快,方三三拿来了筛网。

  接过筛网,韩桢将刚才敲碎的黄土仔细过滤了一遍,筛除掉黄土中的草根石子等杂物。

  然后,一点点加入水开始和泥。

  黄泥水淋糖法?

  韩桢可以很肯定的回答,这玩意是错的,或者说宋应星在写《天工开物》时出现了笔误。

  为什么他敢这么肯定?

  因为前世的时候,韩桢曾在网上和一个网友吵过。

  他觉得黄泥水淋糖法没问题,那名网友却说不行。

  为了怼的对方哑口无言,韩桢特意去搜了视频。

  结果搜遍全网,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复刻黄泥水淋糖法成功的视频。

  那些复刻的视频,无一例外,全部失败了。

  韩桢不服气,自己买了甘蔗回来榨汁,按照《天工开物》中的步骤,一步步制作。

  经过数次尝试,最后他得出了结论,这方法真不行。

  一盆黄泥水浇下去,红糖直接被溶解了大半,最后只得到一小块晶体。

  关键那块糖的晶体,依旧是红褐色……

  后来他又与那名网友多次讨论,查阅古籍资料,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方法,并且还给这个方法煞有介事的取了个名字。

  黄泥胶封糖法!

  相比黄泥水淋糖法,只是变动了两个字,然而这一个胶,一个封,正是提纯白糖的关键。

  黄泥胶不能太干,否则很快就会变成硬土块,也就失去了吸附杂质的能力。

  也不能太稀,不然就成黄泥水了。

  大概类似橡皮泥那种程度,就差不多了。

  待到黄泥被和的差不多了,锅里的沙糖也已经熬煮开,变得极为黏稠。

  “过来帮忙。”

  这时,韩桢招呼一声,让方三三扶住一个装沙糖的陶罐,自己则捏起一团黄泥,仔细黏在陶罐的内部。

  等到整个陶罐内部都用黄泥厚厚地黏上一层,韩桢开口道:“快,把糖倒进来。”

  “啊?”

  沈厨娘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  韩桢催促道:“愣着干甚么,快倒啊。”

  闻言,沈厨娘面色为难:“阿郎,这……”

  这陶罐里可是涂满了黄泥啊,沙糖倒进去,还能吃吗?

  即便北宋时期制糖业发展迅猛,可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,沙糖依旧是金贵的奢侈品。

  目前沙糖的价格是30文一两,一斤16两,这两罐沙糖足足十几贯钱呢。

  一旁的方三三哭丧着脸,劝道:“阿郎,能不能不倒?”

  与其让这么多沙糖倒进黄泥坛里浪费,还不如让她吃掉。

  见两人磨磨唧唧,韩桢皱眉道:“让你倒就倒,哪那么多废话。”

  沈厨娘叹了口气,小心翼翼地将锅中沙糖倒进陶罐里。

  眼见红褐色的沙糖进入沾满黄泥的陶罐,方三三和沈厨娘两人只觉心头在滴血。

  “停!”

  等到陶罐即将装满,韩桢立刻叫停,随后填入一层干稻草,接着迅速拿起食指长的芦苇管插进去,露出一截留在外面。

  最后,用黄泥胶把罐口牢牢封死。

  做完这些,韩桢将陶罐倒放着架在另一个空的陶罐上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沙糖中的色素会被罐中黄泥吸附,慢慢凝结成白糖,而剩下的糖蜜,则会顺着芦苇管流淌到空的陶罐里。

  韩桢又找来两个陶罐,将锅中剩下的沙糖如法炮制。

  方三三和沈厨娘看不懂他在做什么,只知道就这一小会儿的功夫,自家阿郎便浪费了十几贯的沙糖。

  就算是败家,也不是这么败的啊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