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)第三百七十章 天道好还,血债血偿_逆天换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。武人们毫无荣誉感,明军的战斗力也下滑到了最低谷。

  建虏绕道入关,崇祯为了让武将卖命,也可称之为病急乱投医,封了满桂东平侯,这似乎是个好兆头,好开端。

  当然,走极端也同样危害极大。历史上,到了快亡国之时,爵位也开始优惠大甩卖。

  同样是勤王,在李自成进逼北京时,崇祯一口气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,左玉良为宁南伯,唐通为定西伯,黄得功为靖南伯,并召召集吴三桂、唐通等人勤王。

  结果很丢脸,吴三桂、刘泽清等拒绝奉诏,只有唐通带兵前往。

  也就是说,到了那时候,武将已经对爵位不屑一顾。滥封滥封,也没能遏制大明亡国,崇祯自挂东南枝。

  其实,在郭大靖看来,授勋记功,和以军功封爵对于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。可以激励武将,振奋士气,使得将士们更愿意为朝廷效忠。

  有了满桂的东平侯在先,东江军在遵化大捷中,可谓是立下盖世奇功。对毛文龙的封赏,只要思维正常,就不太可能低于满桂。

  对于刘兴治的猜测,郭大靖只是淡淡一笑,说道:“希望朝廷这次能够赏罚分明,对东江镇的态度也能大改观。”

  刘兴治微有疑惑,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问道:“东江镇再难的时间,都咬牙挺过来了。现在就是没有朝廷的支持,也没有多大关系吧?”

  郭大靖颇有深意地看了刘兴治一眼,缓缓说道:“辽镇既是不堪大用,咱们就要把资源抢过来。况且,有些事情,如果朝廷支持,做起来更加方便快捷。”

  “战马?”刘兴治一挑眉毛,猜测着说道:“还有人口。”

  郭大靖点了点头,说道:“没错。这两项工作,是重点,可也是难点。朝廷支持的话,就都好解决了。”

  “明白了。”刘兴治拱手道:“那末将便不打扰郭帅了。”

  郭大靖微笑颌首,待刘兴治离去,他也在亲兵的护卫下,前往住处。

  不是潜移默化,而是环境改变人心。朝廷对东江镇的苛待,连带着袁崇焕对东江镇的封锁打压,都让很多东江军将士算到了朝廷的头上。

  你不仁,我不义。用这句通俗的话来解释,或许更能说明东江镇军民人心的变化。那就是对朝廷的不满,化作了不尊敬,以及心中的怨言。

  尽管郭大靖对朝廷,对皇帝,根本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。但在平时,还是表露得不太明显。

  显然,刘兴治是代表了一些东江镇的中高级将领,他们的思想中,已经有了很多轻视朝廷的意识。

  而这怪谁呢,崇祯登基之后的种种苛待压制,不仅使东江镇,其他军镇也同样心有怨言。

  就以此次建虏入寇为例,内地明军,包括蓟镇的官兵,战力如此低下,难道不是缺粮欠饷、裁撤兵额的总爆发。

  不是不能战,而是人心散乱,不愿为朝廷而战。

  临时抱佛脚,又是封侯,又是拿内帑犒赏,效果如何,想必崇祯也能看得出来。希望他能所觉悟,把刻薄寡恩的毛病改掉。

  可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对于封建帝王来说,可能都是一个德行。如同高高在上的神仙,哪里会关心下层人的死活。

  不管是百姓,还是士兵,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存在,如蝼蚁一般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