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3章 票_前情可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摸到车票票沿儿:“这老板倒是奇人。明知几个小伙伴一道来玩,送人票还不送一个班次。刚年初就慷慨大赠送,做生意也不容易。说说名字,我要是下次来,一定住那儿。”

  程放继续编:“藏文,名字不认识。”

  闻姜再度盯他,视线笔直不挪移,程放又重复一遍:“你挑一张。”

  闻姜见他急于尘埃落定,反问:“谁告诉你我要去成都不去。”

  程放略带怀疑地看着她:“你别骗我。”

  闻姜很认真地微微一笑,手臂搁置在桌面上:“那这样,交换。你告诉我谁让你来的,我就告诉你我骗没骗你。”

  程放蓦得将刚垂在票面上的视线抬起来再度看向闻姜:“没人,我自己想来。”

  闻姜笑了下,把三张票都抽过来,压在奶茶杯下:“好。我知道了。那谢谢你,回去吧,再见。”

  程放没久留,单纯觉得闻姜最后那个词说的时候顿的奇怪,像是强调。

  程放刚走没多会儿,陆时寒一向静寂的手机震了起来。

  老王下车抽烟,陆时寒坐在车内接了起来。

  是朋友傅砚笙。

  拍反战的纪录片伤疤的时候,他在大马士革认识的生死之交。

  他们一起看过那城市被数千年时间镌刻沉淀出的静谧而瑰丽的景色,也一同见过冲天火光里支离破碎的土地和袭击过后残尸遍地的惨状。

  行走中东,傅砚笙带着一架相机,他手里是摄影机。

  条件艰苦,近乎风餐露宿,他们在动荡的环境里和腥风血雨作伴,交换彼此的历史,也谈过心。一起握过枪,蹲过废墟,也曾直面过别人眼睛里的创伤。那些都是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
  也不光是相机。他第一次见傅砚笙,那人身穿媒体防爆服,一侧塞着水,一侧塞着防毒面具,扣着墨镜,全副武装。

  如今都回国,那些过往里的硝烟也在试图淡如云烟,虽然遗忘很难。

  傅砚笙上来就问:“新项目搞藏文化”

  程放和傅砚笙的助理傅净很熟,陆时寒并不意外傅砚笙掌握他的行踪。

  “不单纯是。”陆时寒问,“傅净听程放说的”

  傅砚笙嗯了声:“是。不光说了这个,还说了别的。”

  陆时寒眉微拧啐:“这小子,丁点儿事儿都藏不住。”

  傅砚笙笑:“程放也就只敢跟傅净说,其余的你放心。不好奇他还说了什么”

  陆时寒没接,反问:“你打来,不就为了问你听到的吗”

  傅砚笙一愣:“知道你小子了解我。是那个吗”

  陆时寒淡淡回:“哪个”

  傅砚笙不急不慢地说:“四年前把你逼到大马士革思考人生的那个。”

  陆时寒动了下唇,否认:“不是。”

  傅砚笙死磕:“不是那个人,还是你没搁那儿思考人生”

  真下起了雪,雪花扑簌落在车窗上,陆时寒截断傅砚笙的话题:“你寂寞,就让傅净给你介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j11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